2025年以来,各地通过发放房票、回购商品房等方式,实施货币化安置1.73万套。 10月30日,...
2025年以来,各地通过发放房票、回购商品房等方式,实施货币化安置1.73万套。 10月30日,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,安徽正在统筹实施城乡安居工程,积极完善“保障+”住房供应体系,让更多群众住得安心、住得舒心。今年,我省因地制宜对城乡危房进行分类处置,持续推进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,确保房屋安全隐患动态消除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各地合理确定抢修程序,加快抢修进度,消除安全隐患。对纳入底线的D级危房进行现场检查督促16个城市加快去风险化落地利用“住房安全综合管理”信息系统对现有住房数据进行分析研判,核实全市危房存量。争取安排城市危房修缮财政补助资金5.13亿元,中央预算内投资5300万元。截至9月底,全省已完成全市危房改造1.02户。在农村危房修缮和抗震农房修缮方面,各地立即将每户修缮状况录入国家农村危房修缮信息系统,完善农户电子档案。 2025年,计划实施危房改造5572户。 9月底,开工6168户,开工率110.7%,竣工5822户已竣工,竣工率为104.5%。为进一步筑牢住房安全防线,全省共检查城镇自建房屋2032.1万套,完成整改、注销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屋14.78万套,对整改、注销防范情况进行现场核查。安徽也在制定工作方针,坚持按需加快保障性住房融资。截至9月底,累计购置商品住房12150套,其中保障性住房3829套,人才住房8321套。按照住建部统一部署,全省加快建立住房候补名单,完善常态化申请受理、评估认定机制。今年以来,各地纷纷实施货币化政策通过发放房票和回购商品房等方式安置1.73万套。此外,促进“以旧换新”住房消费。研究制定住房消费支持政策,将旧房收购、改造、经营贷款纳入省财政“城市产品活力贷款”贴息范围,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,提供长期、优惠利率的贷款服务,支持国有平台公司收购旧房和出售新房,促进新房与二手房市场联动,激发潜在住房消费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