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茅!安徽“十四五”规划实
栏目: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0:41
今天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将举行以“决胜十四五、砥砺前行新征程”为主题的第七次新闻发布会,介绍安徽省“十年规划”。...
今天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将召开以“决胜十四五、引领新征程”为主题的第七次会议,介绍“十四五”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成就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重点发展有重要影响的“三区一区”,没有落实强省、引领、争先战略。经济省工业发展呈现地位提升、结构优化、质量效益、产业新兴、商业强盛的大势。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制造业大省、从能源原材料基地到蓬勃发展的产业集聚的跨越式升级。我省历史性进入行列工业省份。 1.势头向上。安徽坚持稳中求发展、以进促稳定。建立健全岗位推进、跟踪调度、常态化服务三大工作机制。实施精准施策、解题增动力、凝聚力,推动工业经济展现出“砥砺前行”的强大韧性和活力。其特点可以概括为“快速、先进、完善”。 “快”是指增长速度较快。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.9%,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8%,高于全国2.6个百分点。居全国第四位,领先于长三角和华中地区。 “前进”r力促总量增长,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.42万亿元;规模以上工业收入从3.8万亿元增加到5.5万亿元,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6位,居中西部地区首位。 “上”是指贡献的增加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0%左右。 2024年贡献率将进一步提升至41.9%,今年前三季度达到46.4%。工业经济的“压舱石”和“火车头”作用日益凸显。 2、结构优化。安徽将继续深化“双招双引”,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高端化、国际化、专业化水平,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,推动制造业迈上新台阶。rt快速推进“强筋骨、登高、强”的结构优化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.1%,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.3%提高到43.6%,位居全国第三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由12.2%提高到16.1%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.8%,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6.2%,创“十四五”以来新高;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由33.5%提高到42.4%,高出全国7.8个百分点。 3、质量和效率提升。安徽推动现代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推动省内智慧绿色转型整合出路,探索“以亩立英雄”的安徽改革之路。制造业发展优质指数我省表现由全国第7位提升至第6位。以额外的力量攀登“高”。企业研发投入超千亿元,“民族品牌”创新平台超过200个。目前,全省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覆盖率已达90%以上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从146.8万元增加到187.2万元,亩均收入、亩均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0%以上、近40%。加快向“智慧”努力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省制造业“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”全面推进ly 加速和改进。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不到1000家增加到目前的2.33万家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由全国第15位提高到目前的第5位。培育了一批全球“灯塔工厂”、国家智慧工厂、带动产业链变革的5G工厂,数量位居全国前列。加快“绿色”之旅。到2024年底,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.8%,支撑增加值增长7.9%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.2%,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。 4、行业正在走向变革新。安徽以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线。 “一链一策”promotes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automobiles, high-end equipment, electronic information, advanced photovoltaics and new energy storage to form clusters and clusters, and the "industrial backbone" of building a strong manufacturing province is becoming stronger. 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分别增长2倍和15倍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汽车产量、新能源汽车产量、汽车出口均领先全国; The revenue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ceeded 1.2 trillion, ranking 6th in the country, where the income of high-end equipmentreduced by almost 50%.工业车辆产销量、国产六轴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;电子信息产业收入相继突破2000亿元大关,2024年突破5000亿元;全省戏剧性存储器产量位居全球第四、国内第一; LCD面板显示驱动芯片晶圆代工市场份额全球第一;先进光伏及新能源储能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。与此同时,安徽制造品牌以实力“出圈”、“走出去”展现强劲势头。全球约10%的显示面板、全国约8%的工业机器人、10%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、15%的家用电器、20%的光伏组件、30%的光伏逆变变压器和工业车辆都是“安徽制造”; “十四五”以来,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59%提高到70.4%;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产品等“三新”产品出口额增长同比增长71.9%。 5、企业做强。安徽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、发展与帮扶并重,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。一个高大的“树”、粗壮的“灌木”、繁茂的“苗木”的生态正在加速形成。优质企业增长缓慢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.8万户增加到近2.5万户;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8500家增加到2.3万家;省级专精新企业由2818家增加到72 21家,平均增长近2倍。其中,专精、专精、创新的国家级“小巨人”企业690家,位居全国第8位。专业、专业、创新的“金字招牌”更加熠熠生辉;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由454家增至775家……,百亿元以上企业由36家增加到61家,千亿元以上企业由4家增加到6家。2022年至2024年,全省连续三年引进项目超万个,其中新增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共计129个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工业投资、技改投资、制造业投资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。优质服务企业有情怀。创新打造以安哥身份的“企业赋能”服务品牌,打造“1+16+x”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(即1个省的枢纽平台、面向中小企业的窗口服务、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),帮助促进转型难的常见问题重振企业成长的“加速”和企业服务的“精准”。安徽实行“贷、投、板”结合,用“金融活力”赋能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成长。目前,全省186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,一半以上是“专、专、新”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