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延续火花,开启新征程——陕西高质量发展】西安钟楼下,身着汉服的游客定格了古今融合的瞬间。在这座唐代不夜城里,游客们前来诗会,在喧闹的声音中触摸文化遗产的温暖。延安舞台上,《延安苗圃》用感人的表演伴随着声光特效,清晰诠释了老一辈革命家守护革命圣火的无忧无虑精神…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国庆中秋期间,陕西共接待国内游客5262.84万人次,占14.37%。当“邂逅”中秋明月的国庆歌声时,陕西这个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,再次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。图里sts参观西安市风景墙区域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 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陕西带来了周礼秦制的雄伟,汉风唐代的辉煌。被誉为“自然历史博物馆”,黄帝陵的千年苍松翠柏,兵马俑的雄伟军姿,延安宝塔的红色印记,秦岭的生态屏障,华山的险峻险峻,这些都是中华文明、中国革命的精神和自然象征。它们共同铭刻在千千万万文明民族的基因中,并持续激发着文化产业的动力。游客攀登华山北峰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 近年来,陕西不断弘扬丰富文化资源,赋能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。从“小姐妹”的出现,到“大唐秘盒”的互动惊险。从唐朝永恒之城的璀璨灯光到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沉浸式体验。从陕南十全老街的古朴之美,到陕北圣地谷金延安的红色风情。陕西不断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路径。箱包业态、新场景、新IP不断涌现。 8条文化和旅游产业主链就地布局,拓展和优化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格局。文旅一体的空间格局,使“文物游陕西”、“演艺游陕西”、“吟诗游陕西”成为e 一种趋势。变“流量”为游客“留住”,演员“增”在《延安苗圃》话剧红色舞台上表演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 除了山水美景外,陕西还陆续推出了众多新博物馆,为展示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提供了新场景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博物馆将于2024年5月正式开馆,展出的1500多件文物中90%是首次展出,静静地讲述着秦汉文明的起源、发展和贡献。世茂博物馆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上。将于2023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,收藏了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石雕、玉器、陶器,刷新人们对史前文明的认识,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新资料。陕西Y黄河文化博物馆深入探讨黄河的历史、文化和精神内核。秦岭博物馆打造立体多维的“秦岭百科全书”……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省登记博物馆354个,有趣的博物馆展现古人智慧,反映历史。现场参观者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厅。来源:新华社 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丰富,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。 2024年,陕西旅游业主营收入8638亿元,同比增长11.7%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.17亿人次,旅游收入766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4%和16.5%。文化塑造旅游业,旅游业弘扬文化。如今,当地政府统筹推进文化保护文物古迹、文明传承、丰富文化连接历史与现代。文明的曙光在半坡遗址,他是尊的“寨子中国”,是铿锵有力的秦腔节奏。通过语境深刻反思历史,通过文化接触世界。公众参观在西班牙阿利坎特举办的中国“中华与汉族文明遗产”展览。来源:新华社 出品人:张宁 策划:李正伟 统筹:孔繁新 制片人:赵鹏超 作者:孔繁新 配音:赵鹏超 参考来源:新华网、神教网、三秦网